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美欧乌各怀心思将聚首慕安会,“交易”成为关键词

  • 文学
  • 2025-02-13 07:58:08
  • 11

特朗普 视觉中国 图

2月14-16日,慕尼黑安全会议将于德国举行,即将迎来三周年的俄乌冲突无疑将成为此次会议的焦点问题之一。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俄乌“和平计划”最终内容可能不会立刻公布,但此次会议仍被视为美、欧、乌就和平进程进行协调的重要平台。

会议前夕,冲突相关各方动作频频,“交易”成为关键词。2月11日,俄美间达成交换协议,此前被俄方扣押的美国公民马克·福格尔获释,被认为是俄美双方释放善意、为和谈铺路的行动。2月12日,特朗普先后与普京、泽连斯基通电话。另有消息人士透露,美国财长贝森特最早或于本周访乌,讨论乌以稀土等资源换取美国援助的相关事宜,而推动欧洲购买美制武器援乌的想法也可能成为本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讨论内容。

特朗普就职近一月以来,俄乌和谈进程似乎正在提速。相关各方有何计划,距离真正达成协议还有多远?

特朗普的“生意”,各方如何接招?

在尚未公开、仍然充满不确定性的特朗普俄乌“和平计划”中,“欧洲主导冲突未来”是已然确定的基本原则。从要求欧洲派兵监督俄乌停火,到推动欧洲购买美国武器援乌,更多的援乌重担正被转移到欧洲身上。

慕安会期间,除俄乌问题特使凯洛格外,美国副总统万斯、国务卿鲁比奥、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也将与欧洲领导人举行首次系列面对面会晤,在最终确认“和平计划”前听取盟国的意见。

欧洲的乌克兰战略正在随美国政策的基调而转变。美国政治新闻网Politico 2月11日报道称,欧洲在坚持应由乌方决定何时开启和谈的同时,也在展示自身的硬实力,以向美表明其能够在和谈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于向乌派遣维和部队,英、法等部分国家已表示持开放态度。

12日,英国将首次取代美国,主持在德国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举行的乌克兰防务联络小组会议。一位欧洲军事官员向Politico表示:“如果美国人不带头,我们就暂时带头。”

对于乌克兰而言,此次会议是在关键时刻向美欧传达乌方立场的重要契机。就在会议前夕,乌方已对特朗普及其团队近期提出的多项要求予以回应。

尽管多次拒绝美国降低征兵年龄的要求,但乌国防部2月11日公布了面向18-24岁年轻人的参军激励计划,有意参加计划者需在军队服役一年,除约2.4万美元的报酬外,还可获得大笔奖金、抵押贷款和房租补贴。

至于特朗普本人提出的乌方以稀土矿等关键矿产换取美国援助的交易,乌总统泽连斯基在英国《卫报》2月11日公布的采访中表示,有意在乌自然资源开采、战后重建项目上向美国公司提供机会,借此争取美国支持,并强调“没有美国的安全保障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

泽连斯基还表示,一旦和谈开启,乌有意以其在库尔斯克的控制地区与俄“以领土换领土”,但并未明确指明希望交换哪些俄控乌领土。

慕安会会场之外,特朗普团队多次提出有意借对俄经济施压换取让步。据央视新闻报道,2月12日,特朗普同普京通电话。特朗普表示,双方希望结束俄乌冲突并同意紧密合作,让各自的团队立即开始谈判。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公布消息称,通话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普京还邀请特朗普到访莫斯科。普京同意特朗普有关通过谈判实现长期解决乌克兰问题的观点,同时强调必须消除冲突产生的根本原因。

据《纽约时报》11日披露,在俄方扣留的美国公民福格尔被释放前,特朗普密友、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罕见亲赴莫斯科,这与俄美间此前的换囚方式“极为不同”。尽管威特科夫会见了哪些俄方官员、是否讨论了乌克兰问题仍是未知,但知情人士称,特朗普希望威特科夫在俄乌和平进程中发挥作用。访俄前,威特科夫据称与普京的“亲密盟友”进行了直接讨论,还与沙特、卡塔尔讨论了乌克兰问题。

“交易背后”,障碍重重

自特朗普去年11月胜选后,关于俄乌和平进程的讨论愈发频繁。然而,特朗普的“双向施压”与“交易”策略能否起效、让分歧巨大的俄乌坐到谈判桌前,仍是未知。

近几个月来在乌东快速推进的俄罗斯日前强调,去年6月普京提出的乌军从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四地全面撤军以及西方取消所有对俄制裁等和谈条件没有改变,也拒绝在领土等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反对冻结冲突。有分析认为,俄仍在观望特朗普政府行动,同时欲在将乌军赶出库尔斯克的同时保持在战场的整体主动。

与此同时,乌大量资源位于俄控地区,美乌资源交易能否完成以及能在何时完成尚无定论。对于究竟应如何满足乌方谈判的关键条件,即切实有效的安全保障,美欧也没有给出明确答案。目前,乌军仍在战场上为和谈争夺尽可能多的筹码。就在2月8日,乌军刚刚在库尔斯克发起新一轮攻势。俄总统普京日前在会见地区官员时表示,当地“局势非常复杂”。

已表态决心“接棒”美国的欧洲,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根据泽连斯基的说法,在乌克兰难以加入北约的情况下,乌方需要20万外国维和部队为乌长达1300公里的接触线提供安全保障,但这对于兵力短缺的欧洲而言极为艰难。

有欧洲高级官员日前向《纽约时报》透露,欧洲无法提供20万军队。面对核大国俄罗斯,任何驻军计划都必须得到美国的支持。报道还指出,即便是4万部队对经济增长缓慢、兵力不足的欧洲而言也是一个艰难的目标。但如果维和部队兵力不足,对俄威慑作用就将大打折扣,欧洲仅凭自身难以应对俄方可能的“试探”。也正因此,除明确表示对派兵持开放态度的英、法及波罗的海三国等国家外,许多欧洲国家仍在观望美国是否将为欧洲援乌提供助力,再做进一步决定。

《金融时报》则认为,对于资金匮乏的欧洲国家来说,部署军队可能是比无限期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更可行的选择。

此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欧、乌预计将就乌克兰安全保障等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但有外交官向欧洲媒体Euractiv透露,尽管美欧高级官员将进行多场会晤,但欧洲并不期待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坚定承诺。

对于乌克兰而言,此次会议的重要性或许并不在于具体计划,而在于向美欧传达乌克兰的立场。有知情人士向Politico透露,美乌在会议前已就更长期的安全保障问题展开讨论,包括欧洲无法提供的部分武器装备和情报能力。此外,与美国高级别官员的会谈还可能成为乌克兰找出谁在特朗普政府中“有用”的“摸底会”。据乌方消息,乌总统办公室主任叶尔马克近期已与密切参与“和平计划”制定的凯洛格以及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沃尔茨进行了对话。

俄罗斯仍然对俄乌和平进程保持谨慎。俄副外长加卢津日前表示,俄方仍在等待特朗普政府的具体计划。重要的是,“言辞要得到实际行动的支持”,相关计划要考虑到俄方利益,体现出“消除危机根源、承认新现实的意愿”,而俄方目前尚未收到此类具体建议。

自1月就职至今,特朗普及其团队成员多次发声,指出乌克兰完全夺回领土并不现实,达成任何和平协议前需稳定前线、降低征兵年龄以解决乌军人员短缺问题,同时对乌提出在今年之内进行总统及议会选举的希望,或有意借此缓和俄乌紧张局面、助推和谈进程。特朗普本人则明确提出了乌方以稀土矿等关键矿产换取美国援助这一“以物易物”的交易。

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