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 > 正文

A股春季躁动加速?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 情感
  • 2025-02-04 20:20:07
  • 8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财联社2月4日讯(编辑 笠晨)十大券商最新策略观点新鲜出炉,具体如下:

  :多重因素助推跨年行情迎接主升段 AI+仍是核心主线

  中信建投策略陈果团队最新研报指出,多重因素助推跨年行情迎接主升段。节前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等多项政策推出,信心重估牛逻辑未变。2024年年报业绩预告向好率创新低,但节前已披露完毕,对市场扰动基本结束。假期电影、旅游等消费数据超预期。蛇年首个交易日港股深V反弹,恒生科技指数翻红,港股与中概有率先企稳回升迹象。考虑1月波动后的市场位置,多重因素影响下跨年行情有望迎接主升段。Deepseek推动国内AI+信心重估,AI+仍是核心主线。Deepseek的突破进展是对AI+产业逻辑重大利好,其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小的算力规模,实现了足以匹敌美国顶尖AI模型的效果,彻底颠覆了业内认为中国在AI竞赛中落后美国竞争对手许多年的固有认知,使得市场对中国科技竞争的信心进一步显著提升,或推动春节后国内AI+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走出独立行情,国内AI数据、算力、算法、应用等各个环节均将有所表现。

  :AI提升风偏 春季躁动加速

  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展望2月,中国资产重估叙事在形成,春季躁动进入加速阶段,交易更加极致,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边际上优于A股,行情重心更偏港股。首先,从A股大势层面来看,关税扰动落地后外部风险在4月前步入平静期,春季躁动时间窗口更加清晰,国产AI重估成为重要情绪催化,而国内宏观政策因素影响暂时淡化,产业信息和情绪的定价极为迅速,交易会更加极致。其次,从市场流动性层面来看,A股短期资金面增量相对有限,中长期资金入市进程和机制更值得关注,相较而言,港股的流动性改善空间更大,进攻属性增强,流动性的长期改善趋势将提升其战略配置地位。最后,从配置策略来看,风格上,预计市场将在春季躁动期间先演绎极致高波风格,后逐步向低波转换;板块上,建议重新重视非美出海逻辑在年报季的持续兑现;行业上,先看AI为代表的强势主题极致演绎,后转向红利+非美出海。

  :外部风险缓释提振市场 弹性成长和季节性基建正当时

  春节期间特朗普加征关税、美联储暂停降息、国内消费数据未加速修复等都在市场预期内,但随后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暂停实施,或表明相关举措可能存在缓和余地,外部风险缓释有望对市场偏好形成提振。配置上,高弹性成长科技包括泛TMT、军工、和强季节性效应的8大基建优势品种最佳,同时短中长期具备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也值得关注。

  :2025年A股春季行情仍可期

  海通证券认为,2025年A股春季行情仍可期。借鉴历史,A股春季行情年年有,驱动行情展开的因素主要是三个:政策催化、流动性宽松、基本面改善。而从当前市场环境来看:政策方面近期出台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是落实“稳住楼市股市”政策定调的又一重大举措,2月1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发布了题为《奋力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署名文章,提出要不断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流动性方面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回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1/20的7.32降至1/27的7.25,汇率压力的边际缓释为货币政策打开空间;基本面方面,春节期间消费数据或望稳定增长,例如据CCTV4公众号援引交通运输部表示2025年春运首日至2月2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到48亿人次,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长7.2%。因此综合政策、流动性,以及基本面看,2025年春季行情值得期待。

  行业机遇:重视硬科技,关注消费医药。在当前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科技板块顺应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指引,同时产业周期仍处于向上通道,基本面趋势更好、确定性更强。细分领域中我们认为或可重点布局AI技术应用端的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此外还有受到财政的重点支持的数字基建、信创、半导体等。同时中高端制造方面,我国拥有产业集群、工程师红利和技术积累等供给优势、需求端内外需均有支撑,2025年景气有望延续。此外消费医药下跌时间长、低估低配,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对消费板块投资机会的悲观预期。未来增量财政政策有望倾斜消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提振消费、扩大内需放在首位,政策发力背景下预期差较大。

  :持股过节后 科技依然是先锋

  持股过节后,继续看好春节-两会股市窗口期,但指数高度不是重点,棋眼在科技成长。短期关税冲击可控,中长期资金入市托举长期基础,DeepSeek突破意味着商业机会、社会资本与人心共识的凝聚与2025科技主线的确立。

  行业比较:春季行情科技为要。推荐:1)国产AI模型突破,应用创新加速,看好传媒(游戏/出版/影视/数字媒体)/计算机(软件开发/IT服务),并扩围港股,优质互联网重估;2)科技制造景气回升,推荐汽车(摩托车)/电池/机械(机器人/工程机械)/军工;3)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公布,红利资产有望持续受益,结合股息率和经营稳定性,推荐银行/运营商/铁路公路,港股股息率优势更明显。

  :第二波上涨有望逐步启动

  目前处在上涨的早期,主要是春季前后资金活跃、美国贸易政策低于预期,春节假期,港股表现较强,季节性规律影响下大概率春节后1-2周股市可能偏强,而2月下旬需要验证春节后开工数据情况,这比季节性因素更重要。鉴于各行业的盈利兑现预期较低,信达证券预计牛市第二波上涨初期速度较慢。DeepSeek强化了AI产业链的长期逻辑,但也让AI产业链的利润兑现更加不确定,短期会增加成长股的波动,春节后,有可能风格和节前会有变化。

  节后1-2周市场可能会偏强。季节性来看,由于春节前后,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以及业绩的空窗期,春节前最后一周和节后前两周,股市整体胜率和赔率均不错。节后1-2周股市可能会偏强,2月下旬需要验证春节后开工数据情况。

  :看好节后的“春季躁动”行情

  东吴证券看好节后的“春季躁动”行情。从季节效应看,2 月处于经济数据、业绩的真空期,同时新的政策预期开始逐步发酵,流动性改善、活跃资金兴起,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提升,是春季做多的黄金窗口期。今年“春季躁动”的特殊性在于,市场此前所担忧的海外经济政治不确定性或已阶段性落地,内部政策预期有望升温,降准可能性加大,财政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在流动性充裕及政策想象空间打开的背景下,节前偏弱的市场情绪为后续预期的再度修复提供了空间,行情有望“躁动”演绎,建议关注强产业趋势品种、外需板块估值修复的α机会,及内需政策催化的方向。

  民生证券:以沪深300为代表的权重股可能得到重估

  DeepSeek的出现表明美国对中国的AI压制并非牢不可破,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层面的差距可以马上拉平,更重要的是,当AI不再稀缺,那人工智能以外的变化可能反而会开始重要起来。值得一提的是,当下中国部分领域基本面上也一直在呈现出底部有韧性的特征,如汽车、家电、工程机械的产销量与出口表现始终具备韧性,以旧换新政策驱动下社零2024年10月至12月连续三个月走平,而最新蛇年春节假期的出行、观影数据均创下同期新高等也表明着国内消费韧性仍在。与此同时,从最新业绩预告中也可以看到,部分细分环节的制造业龙头也在对外市场拓展与产能出清的过程中展现出优势。往后看国内基本面也同样有一些方向可以期待:节后的返工潮、“两新两重”政策的进一步丰富以及海外潜在的投资活动超预期,市场新的聚焦都可能出现:中国顺周期制造业和实物工作量周期的资产有所表现。

  美国金融化的两大逻辑正在迎来拐点。对于A股来说,仍然需要接受“特朗普波动”对全球风险资产的影响,但是其相对韧性将会更多体现。同时,中国基本面在底部的韧性特征需要定价,以沪深300为代表的权重股可能得到重估,推荐:1、全球制造业活动边际修复,叠加金融与安全属性驱动下的实物资产有望迎来顺风时刻(黄金、油、铜、铝、煤炭);2、低估值的红利资产银行;3、如果未来国内经济活动因国内的“两新两重”和海外投资活动而如期回升。前期定价相对偏低的国内部分顺周期领域同样将有所表现:钢铁(特材),设备(运输设备、工程机械)、农用化工、化学制品等;4、消费领域:白电、旅游。

  华鑫证券:坚定看多 行情仍未结束

  开市后进入两会热身时间。如果说2024年是“牛熊转换”年,那么2025年将是牛市初期阶段,波段持仓是较为合理方式。建议节后如有调整建议积极加仓。2月18日、3月5日两周上行概率较大。当前仍能维持高市场交易量情况下,三大主流A股策略中,行业轮动策略有效性开始回暖;小盘择时策略等待春节后寻机加仓;红利风格择时策略在长期绝对收益获取上作为底仓配置。

  :A股开门红值得期待

  展望节后A股,华西证券认为A股开门红值得期待。其一,历史上春节后A股市场表现与长假期间港股市场走势相关性较强;其二,美国加征关税的不确定性已落地;其三,春节期间服务消费数据较高增长,且国产AI、人形机器人等方面主题催化较多。

  产业方面:1)DeepSeek-R1大模型引发全球投资者关注。1月26日,DeepSeek登顶苹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 Store全球下载榜首;2)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亮相春晚;3)阿里云发布通义千问旗舰版模型Qwen2.5-Max;4)OpenAI上线O3 Mini,推理模型首次免费。

有话要说...